习惯性便秘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扶阳医学学术思想阐释
TUhjnbcbe - 2023/9/28 17:37:00

阴阳的概念源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男女,上下等,以哲学思维的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典籍,是中国传统阴阳文化的思想核心,《周易》曰:“乾,元也”即言乾卦纯阳,至健至刚”“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又曰“坤,元也”言坤卦纯阴,其性至柔至顺。“至载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由此看出,《周易》尤其重视乾元,认为乾元是自然界万物赖以资始的动力,此一元动,则天地日月皆动,而且是永恒的运动。

《*帝内经》吸收了《周易》的精粹,进行了卓越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帝内经》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帝内经》是在“生之本,本于阴阳”的阴阳生命观念的指导下全面应用阴阳理论来解释生命现象。同时,《*帝内经》认为要想学好中医,就必须“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切事物与调理均不能离开阴阳,作为中医学者,一切起点来自于阴阳,最后终结还是落实在阴阳上。

《*帝内经》认为“阳化气,阴成形”,最能体现阴阳转化的问题,这是因为确定阴阳属性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其原来属性是可以随之改变的。气的气化、推动作用是阳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属阴之物质的变化全过程又离不开气的气化、推动作用,所以从这一现象看出一个实质问题,阴阳两者虽然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是一个互根互用的依附关系,但是在人的生理状态下,阳起着一个主导作用。

在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人体是一个小自然,大自然的一切阴阳规律同样适用于人体小自然。大自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万事万物都受太阳的影响,都随着阳光强度的改变而发生着程度不同的自身变化,完全体现一个“阳主阴从”的自然认识,这是我们“扶阳医学”理论的认识基础和最重要的思想源泉。

古往今来,有很多大医家在不同程度上提出扶阳思想,重视人体阳气在身体健康和疾病诊疗方面的作用。但是全面系统、标新立异地提出扶阳医学学术思想的是清末名医“郑钦安”,因此有学者称之为“传统国医中最年轻的一个学派”,她的开山鼻祖清代名医郑钦安用三部著作全面阐释了他的学术思想,分别是《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后世称为“郑钦安医学三书”,百余年来,传其学者代有其人,著名的扶阳医家有吴佩衡、祝味菊、唐步其、卢崇汉等,于今在医林中依然独树一帜,发挥着重要影响,推崇、传承其学者可称方兴未艾。

作为扶阳医学标志性著作的“郑钦安医学三书”是完全基于《内径》、《易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应用的,这也给扶阳医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

扶阳医学的基本学术观点

(一)阴阳为纲,判分万病。

扶阳医学最基本的学术观点就是“阴阳为纲,判分万病”,以阴阳为纲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辨证,识病,选方、用药等等一切医学问题,由此出发,郑钦安所论述的乾坤坎离,脏腑生克,五行六气,三焦六经,气血水火,外感内伤等均已阴阳为纲,形成非常鲜明的学术体系。因此他“识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并把这种观念称为“阴阳至理”。

扶阳医学鼻祖郑钦安以《易经》、《内径》、《伤寒论》为宗,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思之日久,偶悟得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于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正阴阳之中。”(《医法圆通》)

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在阴阳之中,突出阴阳作为辨证总纲的地位,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可以使医者高屋建瓴,然而,当今许多中医不问阴阳,一味在五行生克,脏腑传变上追求,被复杂的症状所迷惑,以至陷入“见病医病”的粗浅境地。

(二)阳主阴从,天人合一

“阳主阴从,天人合一”是扶阳医学最核心的学术思想基础。《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强则寿,阳衰则夭”。《中藏经》曰:“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得阳者生,得阴者死;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生长。”

明朝张景岳有如下论述:阳之为义大矣。夫阴以阳为主,所关造化之源,而为性命之本者,惟斯而已。夫阳化气,阴成形,是形本属阴,而遍体之温者,阳气也;一息之存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及其既死,则身冷如冰,灵觉尽灭,形固存,而气则去,此一阳脱在前,阴留在后。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脉真阳。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不分,四时失序,万物不彰矣;其在于人则自表自里,自上自下,亦惟此阳气而已,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

郑钦安认为元阴元阳是人身立命之根本,但是在阴阳两纲中,从表面上看,阴阳在相互为用的关系中,处于同等地位,互相消长,缺一不可。然而在相互消长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却是“阳主阴从,阳统乎阴”的现象。因此,他认为阴阳二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阳气,阳为主,阴为从,只有阳气致密于外,阴血才能固守于内。二者虽说是互根互用,但又有主次之分。所以郑钦安特别重视阳气,认为“阳者,阴之根”,“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在其著作中,他反复阐述这些观点:

1、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邪全消。

2、阳旺一分,阴即旺一分;阳衰一分,阴即衰一分。

3、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

4、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5、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

.........

(三)、阴火论

阴火之论是我们扶阳医学的独特理论,阴火,郑钦安在《医理真传》称之为“龙雷火、无根火、虚火”等。他的这些说法,提出阴火的发生,即“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费腾,一名肾不纳气,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即后世所说的各种虚火、虚热等名称,均是指阴火而言。郑钦安认为皆是所指肾中之虚阳:“种种名目皆是坎中一阳也”,阴火产生的本质就是肾中之虚阳向上向外飞越的现象。简单的说就是阴证所生之火,阴盛格阳,逼阳外越所致,肾中阳虚,火不安其位的失位之火,离开坎中之位,水寒不养龙,龙雷之火随过盛而上涨的阴寒上浮或外越。

常见的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臭,头疼,颧红目赤,耳鸣以及内伤发热,皮肤包块红斑,手足发热如焚等都是极为常见的病症,看似火热之象,其实是真寒假热之证,即阴火证。极易被认为是火证和阴虚火旺。郑钦安有一句名言:“总之众人皆云是火,我不敢即云是火”,他用大篇幅阐明阴火的假象与本质,看破阴霾,指点迷津,这是他最深刻最独特的理论见解。

扶阳医学的临床用药特点

1.以经方为法度,结合自身学术思想特色指导临床用药。

2.单刀直入,不拖泥带水,独树一帜。

3.非重剂不能起沉疴,针对某些疑难重症超大剂量用药。

4.早用,广用,重用四逆汤。

5.扶阳各法相互配合,用药严谨。

以上五点是本人总结的扶阳医学临床用药的基本特点。以经方为法度是因为扶阳医学是以《伤寒论》、《内经》等经典著作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医学实践,在经方的基础上加减应用具有辅助人体阳气的药物,即:经方加扶阳的药物应用基本理念。辨证准确是药物应用的前提条件,那么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的辨证原则大大简化了辨证思维,也同时提高了辨证的准确性。人身无外乎阴和阳,只要辨准是“阴证”还是“阳证”,那么就要单刀直入,不拖泥带水,直指病症的源头。

我们中医学至今有一个巨大发展障碍,那就是药物剂量受《药典》的限制,而现行的《药典》对某些中药的剂量规定是不符合我们临床治疗规律的,也不符合“经方”的原始剂量。本人对李可老中医提出的“经方”基础剂量颇为认可:一两约等于15克,譬如,《小青龙汤》里面的“细辛”用量是“三两”约等于45克,而教科书中的应用剂量是1—3克,相差十五倍,细辛不过钱,一句把细辛这个中药中的良将打压了近千年,痛哉!可是只要有这个限制存在,中医使用中药的禁锢就不会被彻底打破。

本人经过反复自身试验和临床用药验证,得出一个结论:经方用药必须按照经方所标注的原始剂量配伍,才可以发挥出经方的疗效,再拿“小青龙汤”做个范例,原始剂量是:麻*三两(45g),桂枝三两(45g),白芍三两(45g),干姜三两(45g),炙甘草三两(45g),细辛三两(45g),半夏半升(60g),五味子半升(60g),可是我们今天大多数医生的剂量无外乎3、6、12、15克,多者也不过30克。这样,经方的配伍完全被破坏,疗效怎么能好呢?所以本人提倡打破用药剂量的禁锢,按照经方的原始配伍剂量用药,重剂方能起沉疴。

四逆辈是扶阳医学的常用方剂了,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四逆汤”虽名为“四逆”,并非唯有出现“四肢厥逆”才可用之,少阴病之四肢厥逆重症此方尤可治之,然阳虚之轻症何以不能治之,用之则防此证由轻转重,用之则可化轻为无。早用之,广用之,重用之实为虚寒之证的一大良策。“四逆汤”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是“天一生水”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三焦”实为“一焦”观念的重要应用。用“四逆汤”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先煎”,不可拆散!!!

扶阳医学的具体治疗方法

扶阳医以“温阳”为中心,以附子为主药,以“四逆辈”为底方加减用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温阳治法的经验,总结出“扶阳十法”,下面本人结合自己临床体会一一介绍一下。

(一)温阳法

所谓温阳法就是指温扶阳气的治法。一般而论人体阳气有上中下部位之分,上焦有心肺之阳,中焦有脾胃之阳,下焦有肝肾之阳应当分别温之。温心肺之阳有桂枝甘草汤,补坎益离丹等,温脾胃之阳有理中汤、甘草干姜汤等,温肝肾之阳则有四逆汤及其类方“四逆辈”等。但是,下焦之阳是中、上焦之阳之根。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坎中一阳”即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本,立命之根。因此,我们所说的温阳法主要是温肾阳,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面提到要早用、重用、广用“四逆辈”的根本原因。

毫无疑义,温阳法是扶阳医学的核心治法,可以说是“元法”,就阴证而言,所有扶阳医学的其他治法都必须与“温阳法”配合而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若证属纯阴一派阴象阴色,不难辨认。而少阴证阴盛阳衰,可以逼阳外越,而见虚阳上浮、外越、下陷等多种所谓“阴肿火形”之假热,亦即阴火证,人多不识,误作阴虚或者实火,滥施寒凉甘润,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厥脱,临床屡见不鲜。扶阳医学的之精华就在于对假热、阴火的认识,论治自然处以温阳法。

(二)温中法

所谓“温中法”,是指温扶中焦脾胃阳气的治法,与“温阳法”温扶肾阳相对而言,更专注于中焦的阳气。虽然下焦阳气是中焦阳气之很,但是在某些病症或者病症的某个阶段,表现的中焦阳气不足相对严重,这个时候扶助阳气的方向就要偏于中焦,同时也要扶助下焦之阳。

扶阳医学重视肾阳,但并不轻视中阳,因为中焦脾土是人体气机气化的枢纽,脾土受阴寒所困,必定会气机壅滞,气化失常。温中法的代表方剂有理中丸,甘草干姜汤,吴茱萸汤等。其适应症中焦脾胃阳其虚弱诸证为准,曾辅民教授归纳为多虚、多湿、多寒,颇为准确。

(三)温补法

所谓的“温补法”,是指温阳药与补益药相配伍使用的治法。补益药通常分为三类:其一,补气药;其二,补肾阳药;其三,补阴血药。补气药,如参、术、芪等,代表方有人参四逆汤。补肾阳药,如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等,代表方剂有桂附壮阳汤。与此相比,补气药则偏重于脾。补阴血药,比如,当归、白芍、熟地等,通常称之为“温滋”,代表方有当归四逆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温补法适用于阴寒而兼有气虚阴损之类的病症,《医学心悟》所称:“温之有补,有相兼者,有不必相兼者,虚而且寒,则兼用之,若寒而不虚,即专以温药主之”。

(四)温潜法

所谓“温潜法”,是指温阳药与潜镇药配合用药的治法。温阳以治阳虚之本,如附子、肉桂、四逆辈之类,潜镇以治浮阳之表,药多为金石、介类质重之品,如龙骨、牡蛎、磁石、龟甲等,适用于阴盛于内,阳浮于外的病症。

阳虚外越,一源三岐,根源是肾阳不足,其外越则有在上、在下、在外三种部位之别。张景岳的论述就非常确切:“阳虚之火有三,曰上中下是也;一曰阳戴于上,而见于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其外虽热而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阳陷于下,而见于便溺二阴者,此其下虽热而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按照郑钦安的观点,无论阳虚外越至何部位,因其均有“肿痛火形”等所谓假热表现,统称之为“阴火”,因此,温潜法的“潜”主要意味着潜降阴火。温潜法的代表方有潜阳封髓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

(五)温散法

所谓“温散法”,是指温阳药和辛散药合用,也称“温辛法”。温阳一致阳虚,辛散以解表,温辛并行。温散法适用于阳虚兼有表邪之证,内而阳气虚寒,外则寒邪侵袭,阳虚无力祛除表邪,邪气深入肌表经腧,《伤寒论》称之为:“太少两感证”。

本法以麻*附子细辛汤为代表方,其他的还有乌头汤。祝味菊先生以擅用本法著称,常以附子、干姜与麻*、桂枝合用,在伤寒的治疗中尤为常见。认为诊治伤寒之要为“外视表机之开阖,内查正气之盛衰”,开表需要辛散,常用麻*、桂枝,正衰则须温补,常用附子。

本法不论病程新久,均可采用。不仅内科感受风邪发热、风寒痹痛而投之,还在外科、五官科、皮肤科等有着广泛的临床价值。

(六)温利法

所谓“温利法”,就是温阳法和利水法联合应用的治法,用于阳虚兼有水饮肿湿之证。温阳以治阳虚,利水以治水饮,温利合法,共奏温阳利水之功。由于水为阴邪,阳虚之人进一步发展,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很容易见到浮肿、咳喘、眩晕、小便不利等水气病症,因此,温利法是十分常见的配伍治法。

温阳药多用四逆汤,肉桂,干姜等温热方药,利水则多用五苓散、薏苡仁、车前子等方药,一般还要配合木香、砂仁、沉香等行气之品。温利法的代表方剂有真武汤、茯苓四逆汤、四逆五苓散、实脾散等。

(七)温化法

所谓“温化法”,是指温阳法与化痰祛湿法合用的治法。温阳以治阳虚,化痰以治痰饮,温化合法,共奏温阳化痰之功。由于痰湿为阴邪,阳虚之人进一步发展,气化不利,水湿凝聚,很容易见到咳喘、痰多、眩晕等痰湿病症,因此,温利法是十分常见的配伍治法。《金匮要略》里曾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即是温化法的体现,所以说扶阳医学是来自于经典,回归于经典的一种医学实践。

温阳药多用四逆汤,肉桂,干姜等温热方药,化痰祛湿药多用半夏、陈皮、瓜蒌、薤白等方药,一般还要配合辛散、行气之品。代表方有四逆合瓜蒌薤白汤、小青龙汤加附子、四逆二陈麻辛汤等。本法所治病症不止限于痰饮水湿各证,还广泛用于心肾各证、癌症等。

(八)温下法

所谓“温下法”,是指温阳法与攻下法合用的治法。用于阳虚兼有里实积聚之证,也称为“寒结”、“阴结”。温阳以治阴寒,攻下以治积聚。由于阴气虚弱,肠胃运化失职,或猝然暴饮暴食生冷寒凉之品,均可导致寒结,从而引发便秘、腹胀、腹痛等症,因此,温下法临床应用并不少见。《金匮要略》里的大*附子汤和温脾汤是温下法的具体应用,大*通其结,姜附温其寒。

《伤寒论》说:“脉有阴结、阳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景岳全书》说:“有火便是阳结,无火便是阴结。”“阴结”和“阳结”的鉴别,就临床所见,凡便秘而见阴象寒形者,或者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以及长期应用大*、番泻叶等寒凉泻下药,真阳受损者,为“阴结”;而“阳结”多是实热所致,必见一派热象、火形。二者不难判断。

(九)温清法

所谓“温清法”,是指温阳法与清热法合用的治法,用于治疗寒热相兼的错杂病症。温阳以治阳虚,寒凉以治实热,温清合法共奏温阳清热之功。《伤寒论》中的“附子泻心汤”主治心下痞,而复汗出恶寒者,《金匮要略》中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均是温阳药与清热药合用之先例。《伤害质难》曰:“附子与石膏同用,一以扶阳,一以制火。附子之温,固可减低石膏之凉,然不能消除其制止分泌之功。体虚而火势过盛,重附而轻膏,仍是温壮之剂.......石膏之寒,已足抵附子之温,然附子失其热,而不减其强心之用,”

温阳药多用四逆汤,肉桂,干姜等温热方药,清热多用石膏、*连、*芩等。代表方有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等。

(十)温通法

所谓温通法就是以温阳通脉,理气活血,祛瘀通络为主的治疗方法,此法用于阴寒内盛导致寒凝血瘀证。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临床用于阴寒诸邪阻滞经络,不通则痛;如附子伍当归,一补肾助阳,一养血填阴,附子得当归则引入血分,辛燥而不伤阴;当归得附子则温通力增,滋养而不腻滞,二药为对,阴阳相顾,刚柔互济,可用于阳虚血瘀之经络不通等病症。主要代表方剂有当归四逆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

以上是“温阳十法”的具体内容,灵活运用“扶阳十法”是我们把扶阳医学的学术思想应用于临床的基本途径,意义重大。

扶阳医学的适应性和时代性

正所谓一个时代造就一个学派,社会大众的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和疾病特点是一个医学流派的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如果某个医学流派的学术思想适应大多数个体的体质和疾病特点,那么这个医学流派就会得以发展和盛行。

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大多数人的疾病是“阴病”,这是因为当前大多数人的饮食、工作、作息和其他损耗性的因素都过多的损伤人体的“阳气”。

阳化气,阴成形。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机地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是有形之物从体外进入体内的过程;第二是有形之物在体内运转代谢的过程;第三是有形之物从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物质运化三过程)。这三个过程任意一个或者多个过程出现异常,那么我的身体就出现疾病,比如,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高血脂症,糖尿病、高尿酸症、缺血性疾病等等疾病,无不是因为物质代谢异常的结果。

我们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中央精准扶贫*策的有效实施,饮食的物质基础已经不存在问题,并且绝大多数人都处于饮食物质极其丰富的条件中。所以我们当代人不缺有形之物的“阴”,而是大大的缺少推动这些“成形之阴”正常走完“物质运化三过程”的“气”,也就是化“气”之“阳”。

综上所述,我们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疾病特点是“阴病”,身体状况是“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体质,这就是扶阳医学的时代性。当然这里说的是大多数人,并不是绝对的,我们还是要辨证地认识疾病,不能以偏概全。

扶阳医学事业的发展展望

医学一途,至微至精,古人立法立方,皆原探得阴阳盈虚消长,生机生化之理,始开渡世之法门,立不朽之功业,诚非易易事也。上面的一句话是郑钦安关于医学研习者一生建功立业的一段叙述,不难看出我们医学研习者在短短的几十年有限的时光里,建立不朽的丰功伟业是很艰难的。要想在医学领域颇有建树,就必须要明白阴阳之理、生机生化之理。

扶阳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认识、用药风格和临床疗效,越来越得到更多中医药工作者的认可和追捧。正如有着“关东火神”之美誉的张存悌名老中医的一副对联写的那样:“学中医愿诸公还读伤寒,论效果祛百病尤重火神。”扶阳医学需要千千万万的赤子站在《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肩上,远望前方,相信我们中医药事业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绽放异彩。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扶阳医学学术思想阐释